台湾地区2024年选举结果及影响
台湾地区领导人和立法机构选举在2024年1月13日落下帷幕。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、萧美琴当选,立法机构113个席位中,国民党获得52席,民进党51席,台湾民众党8席,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2席。从得票率看,民进党、国民党和民众党得票率分别为36.16%、34.58%、22.07%。选举整体投票率为71.86%。
此次选举三党各有得失。民进党打破1996年以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每八年政党轮替的规律,但赖清德、萧美琴仅获得40%左右的相对多数,民进党在立法机构也沦为第二大党,从2016年的68席、2020年的61席下滑到51席。国民党则以52席成为立法机构第一大党,如果加上亲国民党的无党籍席位,则达到54席,但依然未能过半。另外,国民党已连续三次未能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,且得票率均未能超过40%。民众党的柯文哲、吴欣盈在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位列第三,但其26.46%的得票率超出选前民调和预期。更重要的是,民众党通过22.07%的政党得票率在立法机构获得8个席位,成为左右立法机构绝对多数的关键力量。
选举结果表明,赖清德得票未能过半,自身所属政党在立法机构得票也未过半,其窘境类似于当年的陈水扁。当然,目前国民党能否与民众党合作推出立法机构负责人还是未知数,2月1日新立法机构将正式开议,届时三党在正副负责人问题上的合纵连横将更加清晰。
就两岸关系来说,赖清德的深绿背景,以及他以往诸如自己是“务实的‘台独’工作者”等言论,无疑会加大未来四年两岸关系的风险。尽管为了此次选举,以及为减轻美国方面的担忧,他表示会继承被美方认为比较谨慎的“蔡英文路线”,“维持现状”,但妄称两岸“互不隶属”和抛出“新两国论”,则有可能把两岸关系带到兵凶战危的境地。更大的风险在于,赖清德四年任期内能否抵制内心的“台独”诱惑?会不会向民进党内的深绿势力妥协?会不会在两岸关系恶化的时候以“急独”作为回应?陈水扁的“急独”之路,即是前车之鉴。
尽管美国在助台打造所谓“不对称战力”以及推动台湾问题“国际化”方面不会收敛,但2022年8月佩洛西窜台引发危机之后,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较以往更加谨慎,以防止台海局势失控。比如,拜登政府持续强调不支持“台独”,并首次写入2022年10月出台的《国家安全战略》。对蔡英文去年3、4月以及赖清德8月“过境”美国,拜登政府也都相对低调。在2022年11月和2023年11月两次中美元首会晤中,拜登在台湾问题上做了一些积极表态。
此次选举之前的1月11日,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特意就台湾选举举行电话记者会,就美国的相关政策作了详尽说明,除再次表明不支持“台独”外,美方官员还作出近年较少从美国政府听到的表态,包括“支持两岸对话”,以及对“两岸分歧”解决的最终结果不持立场(可以理解为不反对和平统一)。
在目前的中美关系状态下,美国最希望台湾地区拥有蔡英文这样的领导人,既紧密配合美国,又不推行激进“台独”。在这个意义上,赖清德和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对美国是各有利弊,美国对赖清德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。也因此,拜登政府在选后立即派遣跨党派代表团赴台,以摸清各方意图,表达美国立场。
从更大的范围看,由于巴以冲突让美国再度一步一步卷入中东地区,俄乌冲突陷入僵局,今年11月美国还将举行大选,美国的内外政策将成为最大的变量。而中国大陆在军事、外交和经济各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控局能力,这就需要大陆在密切关注岛内和美国变局的同时,保持战略定力,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,扎实推进祖国统一。
►►►
推荐阅读
中美关系企稳能否持续
2024年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新挑战
2024年美国对华关系的一松一紧
左右为难的美国短期内恐难解决红海危机
积极推进中欧关系走出“去风险”窠臼
美国前驻华大使鲍卡斯:我们不能采取破坏旧金山共识的消极行动
白宫避提对华建交45周年贺信 美国继续“重返中东”
中美聚焦网|中美交流基金会
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
↓↓↓